我從沒想到
創業是一條回歸自我的旅程
你的靈魂來到地球上,不該只是過過日子!
你應該成為自己最渴望成為的樣子。
勇敢承認『這不是答案』,
才是最快的成長。
我如何找到讓我充滿生命力的命定職業?

格格不入的叛逆女孩

奇怪的孩子
從小,我就是個不太愛說話的孩子。
對上學,總有種莫名的抗拒。
也許是那種「大家在同一時間,出現在同一個地方,做著一模一樣的事」的場景,讓我感到難以呼吸——像是被困住的感覺。
那樣的生活方式我始終無法適應。
小學五年級時,我曾短暫離開學校,選擇在家自學。那段時間,反而成為我生命中一段很特別的喘息。
我開始投入手作和畫畫。
那些靜靜一個人創作的時光,彷彿為我打開了一道逃離現實的門。從無到有的過程中,我總能進入一種心流狀態,感覺世界只剩下我和手中的作品。
對於世界的好奇心
我算是幸運的孩子,常常有機會跟著家人到處旅行。
我對異國文化一直很著迷——喜歡那種文化衝擊的瞬間:當地人眼中再平凡不過的日常,對我來說卻處處新奇。
國小時曾經去尼泊爾登山,我們抵達了一個山中的村莊,參加了家人朋友的婚禮。
那次的經歷至今仍讓我難以忘懷。
我愛上了那種和陌生人短暫交會卻深刻的交流,也從那時開始,更深刻地感受到:
世界的樣子,不只是一種。
顛簸的職涯之路
大學畢業後,我換過一份又一份的工作。
從光鮮亮麗、飛在雲端的空服員,到坐在冷氣房裡、對著電腦一整天的辦公室職員。
每一次離開,其實都只是因為——我受不了那樣的職場文化。
我骨子裡始終對「規定」有種難以言喻的抗拒,
也對那種「出社會就是這樣,大家都一樣」的理所當然感到窒息。
我無法好好地,像其他人一樣「接受現實」。
有時候我也恨自己:
為什麼大家都能咬牙撐過,而我卻連「乖一點」都做不到?
記得,那段時間,每天搭捷運上班的路上,心裡總會默默想著:
「如果這一站永遠不會到就好了。」
人群擁擠、步伐一致,我隨著隊伍向前走,卻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。那畫面,像極了一場不願醒來的夢。
甚至有一度,我還去餐廳端牛肉麵。
某天,一位「光鮮亮麗工作」的前同事問我:「你現在過得怎麼樣?」
我突然心裡一陣反駁,脫口而出:
「我覺得開心多啦!雖然錢沒那麼多,但至少沒有那種人事壓力。
反正就是這樣嘛~沒有兩全其美的工作。」
結束對話後,我靜下來問自己:
「我真的開心嗎?」
答案是:好像沒有。
真的沒有兩全其美的工作嗎?
最後我在一間鞋店工作,月休8天,一天12小時,月領 28,000。
同事都很善良沒有心機、薪資穩定、沒有壓力。
但我總覺得缺了點什麼。
我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太不知足?
但是心就是空空的。
某天晚上我睡不著覺,眼睛盯著天花板想: 難道我的人生只有這樣嗎?


開始我的「Rapid Test」
因為對當時的生活「不服氣」,我開始大量行動。
我買了一堆關於商業、創業、股票的書。
現在想起來其實蠻好笑的,因為那些內容我大多「有看沒有懂」。
我利用假日當外拍麻豆、上甜點課、到實踐大學學裁縫,新竹台北兩邊跑。
總之,那陣子我去嘗試了很多我覺得「有可能會有興趣」的事。
Rapid Test 的真諦
在商業語境裡,Rapid Test = 一種快速驗證假設或點子的方式。
我發現自己能找到熱情,就是因為不斷做 Rapid Test。
而這需要勇氣:勇敢地承認「這不是答案」,然後馬上再試下一個。
許多人害怕浪費時間,不敢嘗試。
或是好不容易跨出去,卻因為發現「不適合、不喜歡」
但我想告訴你: 對於你的人生,你一直都有選擇。
我選擇對自己的渴望誠實,只要發現不合,就不浪費時間原地踏步,趕快去測試下一個選項。
太叛逆?沒定性?I don’t care!
那些人不會來幫我過我的人生、承受我的痛苦。
我不會陷在理性分析裡,因為那會有完沒完!
讓你的心作答,事情會變得很簡單。
問自己一句:
喜歡還是不喜歡?答案一秒就能出來,因為心不會騙人。
轉個念,每當你發現「原來不是它」的時候,
在一次次的嘗試之後,我意外發現了「華語老師」這份工作。
它完美結合了我對異國文化的熱愛、對創作(像是自編教材)的熱情,還有我一直渴望的自由工作模式。
開始這份工作後我太感動了!
因為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:
原來,工作也可以這麼令人享受!這麼有成就感啊!
很多時候,我們寧願每天抱怨、嘆氣也不誠實面對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。
我想告訴你,你完全有能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選擇。
只要你願意為自己勇敢,你願意起身行動做點什麼,
就算還沒到,你也離你夢想的人生很近了!




If you want to stand out, don’t fit in.
創業之初,我以為成功只有一條路,只有一種標準。
於是我努力去成為別人眼中「看起來會成功」的樣子。
不知不覺,我又掉進了那個熟悉的感覺:沒有靈魂的做著跟大家一模一樣的事。
但很快地,我發現——我不喜歡那樣的自己。
只是當時的我,以為商業世界的標準只有一種,所以也只能硬撐著,試圖撐出一點什麼結果。
後來我開始經營自媒體,學習網路行銷。
可是在違背內心的情況下,做得越來越痛苦。
課程一套接一套地買,每次購買前都在心裡祈禱:
「拜託,這次一定要有效。讓我突破眼前的困境吧!」
但結果總是讓我失望。那些老師承諾的成果,我始終無法實現。
久而久之,我開始懷疑自己,也開始恐懼——
如果創業的路非得用這種方式走下去,我可能撐不了幾年。
幸運的是,就在我人生的低潮時期,宇宙為我開啟了另一扇門。
我接觸到一種非傳統的創業方式,不再一味向外追逐,
而是開始把重心拉回內在,回到真正的自己身上。
當我意識到:我就是自己的魔法時,
整個經營方式與結果徹底翻轉了。
我開始用屬於自己的節奏、價值觀和方式去做事。
我特別喜歡一句話:
“If you want to stand out, don’t fit in.”
當我不再害怕與眾不同,也不再渴望被誰認可,
真正屬於我的道路,才開始出現。
我從沒想過,創業原來是一場人生的修練。
它是一段深層的療癒旅程,是一場關於信念與自我信任的考驗。
回頭看,我真心感謝所有曾經經歷的一切。
因為我相信,我的使命就是讓更多人知道:
只要你願意對自己誠實,願意勇敢前行,
你絕對可以用屬於自己的方式,活出理想人生。
